大館-古蹟及藝術館

大館-古蹟及藝術館於5月26日舉行隆重的開幕典禮,超過150位嘉賓,包括政府高級官員、社區領袖與街坊鄰里、昔日使用者,以及文化藝術界代表等出席。

主禮嘉賓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由香港賽馬會(馬會)主席葉錫安博士陪同主持大館開幕典禮。

大館位處香港中環核心地帶,佔地13,600平方米,由三組法定古蹟——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組成,當中包括16幢歷史建築物和戶外空間,見證本港170多年來的歷史。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計劃由香港賽馬會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合作推行,由馬會承擔建築群的保育及活化工作。計劃包括興建兩幢新建築物,以符合社區對活化再用的需求。兩幢新建築物分別為賽馬會藝方-內設美術館及當代藝術空間;及賽馬會立方-內設演藝廳用作表演藝術、電影放映及教育活動等。

葉錫安博士在典禮上回顧馬會活化大館的歷程,他指出馬會肩負起活化中區警署建築群的挑戰,源於對香港的願景﹔香港作為國際商業城市以外,亦應創造豐富文化,讓市民享受、體驗和參與。

葉博士表示,這個願景啟迪了活化方針,引領馬會將大館-古蹟及藝術館,塑造為承先啟後、觸手可及的文化空間。在大館,訪客可認識這個地方的司法和執法歷史,以及與社區的種種連繫。訪客亦能透過展覽、表演節目、教育和外展活動,培養對藝術的欣賞。此外,大館也將為推動藝術發展,擔當重要角色,為本地藝術家提供平台,一展所長,發揮創意。

馬會決心為本港文物保育訂定新標準,這也昰整個項目的重心。馬會採納本地及海外專家的建議,以及收集社區意見,以文物主導方案為建築群進行保育。馬會為每幢樓宇,每個房間,每個細節傾盡心思,讓它回復昔日光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大館是香港保育歷史建築的閃亮例子,也是政府於2009年宣佈「保育中環」的重要項目,該計劃旨在提升中區這個過百年的商業中心至更高台階。

林鄭月娥說:「中區警署建築群的保育,原是香港賽馬會為慶祝香港特别行政區成立十周年,送給香港人的禮物。經過馬會,眾多專家和工友超過十年的辛勞,耐心和堅持不懈,市民終於能感受到這份大禮帶來的歡欣。」

葉博士續說,這個項目規模龐大、需時甚久,馬會投放了相當可觀的資源,然而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惠澤後代,是物有所值。馬會已跟政府協議,未來十年繼續管理及支持大館的營運,所得盈餘也將全數用於大館。

葉博士特別鳴謝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於2006年已推動將大館保育為古蹟與文化資產,並委托馬會執行這項計劃。葉博士亦感謝各政府部門、中西區區議會、古物諮詢委員會、馬會的諮詢組織(當中兩個由陳智思擔任主席)、區內街坊,及昔日大館使用者,對這個項目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葉博士說:「大館毫無疑問是馬會歷來支持最大規模的項目。這個項目盡顯馬會的優點﹔致力達致最高標準、克盡己力、排除萬難;更重要的是,這一切是源於我們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之心。」

經過十年策劃,大館已準備就緒,由即日起開敞大門,迎接訪客。香港市民可進入古蹟群參觀,親歷香港其中一個最輝煌的文物古蹟。葉博士說:「我們為我們與伙伴所達成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更令我們引以為傲的是,它將為豐富香港文化生活作長遠貢獻,向市民開放,與眾同樂。」

賽馬會文物保育有限公司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智思說:「大館位於中環的核心地段,是一個新舊交融、歷史文物與藝術結合的地方。 在過去逾一個半世紀以來,大館重門深鎖,今天這地方已變成文化地標,鼓勵創意,並為社區及訪客帶來結合歷史文物、藝術和生活新體驗。」

大館的建築面積為27,900平方米,並設有兩個大型戶外空間——檢閱廣場和監獄操場,以及一個全新興建、位於綜藝館的半露天場地。活化後的建築群設有多個出入口,可以通達中環不同區域,並設有一條新建的行人天橋,連接中環半山自動扶手電梯。

想進一步了解大館,請瀏覽https://taikwun.hk/zh